第第 3 课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 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的特点。 1.归纳从汉至元中央加强对地方管辖的措施, 认识其特点。 2.掌握从汉至元君主专制加强的演进历程,分析其特点。 3.概述中国古代选官、 用官制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学案含答案Tag内容描述:
1、第第 3 课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 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的特点。 1.归纳从汉至元中央加强对地方管辖的措施, 认识其特点。 2.掌握从汉至元君主专制加强的演进历程,分析其特点。 3.概述中国古代选官、 用官制度的变化, 理解其演变趋势。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 (1)背景:汉朝初期,郡县、封国并存,封国有时还与朝廷对抗。 (2)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3)作用: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判断正误 汉。
2、第第 9 课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 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2.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 制的异同。 3.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 的作用。 1.分析法国 1875 年宪法的主要内容,掌握法 国共和制的特点。 2.分析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掌握德国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3.从国家元首、政府、议会三个角度来比较德 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和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背景:18 世纪时,法国。
3、第第 3 课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学业达标 1袁枚在随园随笔中写道:“秦汉侍中本丞相史(属官),不过掌虎子、捧唾壶等事(负责 给皇帝端尿盆等)。而晋以后之侍中,乃宰相也。”这反映了( ) A内侍干政,体制混乱 B封建秩序,等级森严 C重用内侍,君权加强 D削弱地方,集权中央 答案 C 解析 侍中因与皇帝亲近而被皇帝重用,这并不是体制混乱,而是皇帝为了制约相权所为, 故 A 项错误;侍中从给皇帝“掌虎子、捧唾壶”到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反映了社会阶层 的流动,故 B 项错误;侍中的权力来源于皇帝,无法像宰。
4、 第第 11 课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知识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1历史条件:解放战争的基本胜利。 2过程 (1)1949 年 9 月,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2)1949 年 10 月 1 日上午,举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3)1949 年 10 月 1。
5、第第 1 课课 夏夏、商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分封制、宗法制的含义、对象、内容。 2.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3.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王位世袭制 (1)背景: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2)建立:禹死启继,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3)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判断正误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6、 第第 1 课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识点一 分封制的发展和完善 1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建立:大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2)商朝的建立:约公元前 1600 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3)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对都城以外的地区通过分封侯、伯,实行间 接管理。 历史认识 正确认识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通过“父死子继, 兄终弟及”的形式, 保持着王位在家族内部的承继, “家天下” 的局面。
7、第第 3 课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2.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识点一 从三公九卿到二府制 1汉代 (1)汉初:基本上沿袭秦制,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2)汉武帝:重用宫廷内的尚书及侍从人员,形成实际决策机构,称为内朝;设在宫廷外的丞 相官府机构,权力缩小,即所谓外朝。 (3)光武帝:正式设置尚书台,由尚书执掌朝政,下分六曹办事,三公九卿逐渐成为虚衔。 2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国:魏文帝设中书省执掌机要,尚书台成为执行机构。 (2)西晋:设门下省。
8、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学习目标,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确立 (1)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下设六部。 (2)职权: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 ,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3)特点: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4)作用:三省之间既互相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尚。
9、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题组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1新唐书百官志二载:“给事中四人,正五品上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材料中的“给事中”应属()A门下省 B中书省C尚书省 D六部答案A解析解读题干“驳正违失”“涂窜而奏还”等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门下省具有批驳、审议的职能,故“给事中”应属门下省,选择A。2“(三省六部制下)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这表明三省六部制。
10、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一、选择题1.资治通鉴在评述唐朝中央机构时写道: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以上材料说明()A.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愈演愈烈B.唐朝中央机构的职能分工日益完善C.唐朝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D.唐朝三省六部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解析题干体现出:中书、门下相互监督,门下对中书进行批驳改正。这说明唐朝中央机构中的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职能分工日益完善。答案B2.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
11、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掌握从汉至元君主专制加强的演进历程,分析其特点。2.概述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理解其发展趋势。一、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1确立:隋唐(1)内容: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2)职权及运行程序中书省是决策机构,替皇帝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有认为不当者可以驳回。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下设六部。(3)作用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