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知识回顾(教师用书独具)一、人口的变化1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2)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时间上:数量不断增长。空间上:地区不平衡,发达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直射点的移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2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地球的运动Tag内容描述:
1、附 1 人口分布学习目标:1.掌握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规律。(重点) 2.结合案例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重点)3.结合胡焕庸线探究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重难点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1人口分布及其特点(1)世界人口分布的最显著特点:具有不均衡性,形成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2)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主要集中在距海较近地带;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地区;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特别提醒 从海拔看,世界人口分布趋向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减少,但在热带多雨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平原,而。
2、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2.运用案例,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重点) 3.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以及人口迁移的影响。( 重难点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人口的迁移1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2人口迁移的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3人口迁移的类型(1)国际人口迁移概念: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 1 年)的迁移活动。阶段和特点19 世纪以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方向 从欧洲到美洲、大洋洲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到。
3、附 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习目标:1.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重难点) 2.掌握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重点) 3.结合实例,理解不同区域地域文化的差异及成因。 (重难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1地域文化(1)概念:是指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而形成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物质和精神财富。(2)特点:区域 性、多样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特别提醒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从成因上来看,是自然与社会因素。
4、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及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2.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其转变过程。(重点)3.结合资料,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特点、人口问题及对策。(重难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人口的自然增长图 1 10 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图 2 100 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1决定因素: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2世界人口的增长(1)总趋势人口数量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依据:图中曲线上扬)。(2)时间差异农业革命前 人口增长缓慢(依据:图 1 中 a 段曲线平稳)农业革命期间 增长速度 加快( 。
5、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学习目标:1.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2.理解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和区别。(重难点) 3.掌握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重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环境承载力 概 念 :指 环 境 能 持 续 供 养 的 人 口 数 量衡 量 指 标 :人 口 数 量 )2环境人口容量(1)环境人口容量:指某区域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影响因素 资 源 (主 要 因 素 )科 技 发 展 水 平人 口 的 生 活 和 文 化 消 费 水 平 )(3)三种观点乐 观 者 :未 来 世 界 人 口 。
6、巩固层 知识整合构网络(教师用书独具 )请你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 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自我校对经济因素 历史因素 城市等级不同服务功能范围不同 拉力加速阶段 工业区 发达国家提升层专题讲练深拓展专题一 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1把握影响城市功能区布局的主要因素2把握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的原则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协调主要功能区和交通用地的相对位置既要保证各功能区都有便捷的交通,又要在各功能区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方便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商业区。
7、巩固层知识整合构网络(教师用书独具)请你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 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自我校对原始型现代型经济因素国际人口迁移环境承载力自然资源人口合理容量提升层专题讲练深拓展专题一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1)人口的数量变化:包括增加和减少两个方面,由该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 所决定。区域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人口增长率的高低。人口增长率人口迁移率(人口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人口自然增长率。(2)人口的自然增长:即人口数量。
8、附 4 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学习目标:1.了解海洋权益的相关概念和范畴。(重、难点) 2.理解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性。(重点) 3.掌握我国海洋发展的相关战略及其内容。(重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1海洋权益及其范畴(1)概念:海洋权益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及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2)范畴:主要包括海洋政治权益、海洋经济权益、海洋安全利益、海洋科学利益、海洋文化利益。特别提醒 从领海到公海,沿海国在不同海域管辖权限不同。权限逐步缩小。2维护我国海洋。
9、附 6 GPS 与 GIS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发展,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难点) 2.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重点)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感受科技发展对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4.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组成、发展历程、基本原理。 5.理解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广泛应用。(重点、难点) 6.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欲望。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地理信息系统1地理信息系统(1)概念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
10、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学习目标:1.了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学会选择方法。2.理解交通运输线、点布局的影响因素。(重点)3.运用资料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建设意义。( 重难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方式 优点 缺点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
11、巩固层 知识整合构网络(教师用书独具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自我校对持续性 区域性 生态破坏 崇拜自然 生态农业 资源短缺 社会持续发展提升层专题讲练深拓展专题一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其中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表现尤为突出。1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 酸雨成因森林大量减少,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气中氟氯烃增多自。
12、巩固层 知识整合构网络(教师用书独具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 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自我校对管道运输大型化点交通网层次空间形态密度市区环路边缘提升层专题讲练深拓展专题一 交通运输发展条件的评价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的。1区位条件某事物的区位有两层含义:该事物的空间位置和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某地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战略区位等方面。2自然条件。
13、附 5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学习目标:1.掌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重、难点) 2.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3.掌握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原因和措施。(重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1)从全国范围看,连接环渤海经济区及珠三角经济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地位举足轻重。(2)从长江经济带内部看,具有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可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3)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看,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衔接互动,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2长江经济带发。
14、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习目标: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掌握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重难点) 3.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基本原则。(重难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时间 采集渔猎时期 农业文明时期 工业文明时期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对人类影响很弱环境遭到破坏,地理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渐从局部扩展到全球特点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人类对环境依附性减弱,对抗性增强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认识 人类对。
15、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学习目标:1.识记农业区位、农业地域类型的含义。2.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学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重难点) 3.掌握农业地域的形成及特点。( 重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2)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各因素的相互联系。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3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特点主要方面 变化特点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 变。
16、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2.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方法。(难点) 3.运用材料 ,分析判断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的影响。(重难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等。(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动力、运输、政策、科技等。3工业选址原则: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4区位选择分类原料导向型 接近原料产地市场导向型 接近市场动力导向型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劳动力导向型 接近具有大。
17、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学习目标:1.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重难点) 2.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重难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主要交通线变化的影响表现 典例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嘉兴市:城市形态随水路运输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大运河沿岸城市:因清末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建成,发展缓慢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1)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
18、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自转的方向,二、地球自转周期,1、恒星日:以恒星为参考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2、太阳日:以太阳为参考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3、两者比较,360,36059,23时56分4秒,24时整,计时单位(天),真正周期,三、地球自转速度,1、角速度:,地球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2、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0,地表某点单位时间随地球自转旋转的路程。,两极点为0,小结:,地球自转,速度,方向:,周期,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太阳日:24小时,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角速度。
19、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直射点的移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3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 4使学生了解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等概念。 5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理;并能画出晨昏线。 6理解地方时、区时的成因;并会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 7使学生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及由其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并能正确画图表示。 8使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并会画图表示。
20、核 心 知 识 回 顾( 教师用书独具)一、人口的变化1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2)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时间上:数量不断增长。空间上:地区不平衡,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划分: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三种。(2)分布:发达 国家多为现代型;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但有一部分正处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中间类型。(3)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