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纲明细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3.全球性的环境问题()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板块一知识自主梳理 一、生态系统稳定性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形成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全国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3讲生态系统的功能Tag内容描述:
1、第34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考纲明细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3.全球性的环境问题()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板块一知识自主梳理一、生态系统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形成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1)实例(2)基础: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3)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原状难以恢复。3类型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
2、第32讲生态系统的结构限时规范特训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答案B解析太阳光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A错误;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可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正确;病毒无细胞结构,不是原核生物,由于病毒严格寄生在活细胞内,因此其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C错误;。
3、第32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纲明细生态系统的结构()板块一知识自主梳理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各生物成分比较四、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1)形成原因:捕食关系。(2)实例分析(3)特点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最高营养级)。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属于食物链成分。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某一营。
4、第33讲生态系统的功能限时规范特训一、选择题1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C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答案C解析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A正确;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由于投放饵料,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正确;食物链越长,能量在流动过。
5、第33讲生态系统的功能考纲明细1.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2.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板块一知识自主梳理一、能量流动的概念二、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分析三、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分析注意:最高营养级消费者的能量没有流向下一营养级这条途径。1同化量为每一营养级通过摄食并转化成自身有机物的能量,摄入量是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2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它实际上与上一营养级的遗体、残骸一样,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的一部分,要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释放出来。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