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检测期中综合检测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 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指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产水食物,第一章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学习本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Tag内容描述:
1、期中综合检测期中综合检测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 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指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产水食物。
2、第一章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学习本章之后,能够运用地理工具,或实地调查身边的资源、环境状况,知道自 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地理实践力)。能够综合分析自然资源的特征及环境问 题的产生及危害(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够树立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 源的思想意识(人地协调观)。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校及专业 20202021 年中国大学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 资源环境科学。
3、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他在陕西延州 (仂延安)当知州期间,看到有人用石油点灯,冒出的 烟把白布都熏黑了。他从中受到启发,尝试用烟灰制 作墨块,结果比用松木燃烧制作的松烟墨效果更好, 且可以减少松树砍伐,于是广泛推广使用。不北宋时 期相比,现代社会石油的主要用途和用量发生了什么 变化?造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前 言 课程标准 理解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与分布等方面的特。
4、第三节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内容标准 可参考“内容标准”2.10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从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的角度,分析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以及影响 环境的因素。(综合思维) 2.结合实例,说明环境问题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损害以及带来的危 害。(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太阳。
5、第二节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 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 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 义。 1.结合实例,能够从区域整体性的角度, 分析区域地理要素特征及各要素之间的 相互关系。(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 2.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学会 分析各区域差异性及区域关联性,说明 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
6、期中检测试卷期中检测试卷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下面两图分别为新疆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和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 12 题。 1该流域新垦区 A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 B。
7、期中检测试卷期中检测试卷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2020 山东济宁兖州区月考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鱼类。每年 5 月到 8 月,湟鱼都要 沿周边河流洄游以繁殖后代,研究发现,湟鱼洄游距离越。
8、第二节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以某产业转型地区为例,分析该类地区 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 1.知道产业结构的含义,学会分析不同 时期三大产业的变化规律及特征,并说 明产业结构转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 域认知、综合思维) 2.以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为例,说明不 同阶段产业结构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综 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一、地区产业结构 1.含义:地。
9、第三节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以某资源枯竭型地区为例, 分析该 类地区发展的方向。 1.知道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征,并初步了解其 成因。(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以某资源枯竭型地区(如焦作市)为例,分析 资源枯竭型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 发展的措施。(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其转型 1.含义:通常把因大规模开采自。
10、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内容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 系。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属性及类型。(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2.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特征。(综合思 维、区域认知) 3.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 一、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1.自然资源:指在一定经。
11、第二节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国家战略与政策 内容标准 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举例说明资源与环境领域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综合 思维、人地协调观) 2.结合实例,说明推动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公众参与的主要途径和 意义。(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一、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 1.国家资源环境战略、政策和措施的重要性 (1)体现了一个国家在处理资源、环。
12、第四章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 行动行动 学习本章之后,能够运用地理工具,或实地调查身边的资源、环境状况,理解保 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地理实践力)。能够综合分析各种区域性或 全球性资源和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了解国家战略和政策对维护国家安全 的意义(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够树立和谐的人地关系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人地协调观。
13、第一章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区域与区域发展 区域的类型多种多样,其尺度范围有大有小;不同类型的区域其内部各自然要素 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区域认知);区域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形成了区域的整体性;区域差异导致区域关联,进而影响人类活动(综合思维、 人地协调观);区域发展应结合实际,合理安排人类活动(地理实践力)。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发布的第四轮专业学科评估。
14、第四章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河流流域是一个整体,涉及河流的上、中、下游及不同的行政区域。一个流域的 不同河段存在不同的优势和问题,应因地制宜地发挥区域优势,扬长避短,以达 到区域利益的最大化(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实现区域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措施,要学会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影响(综合思维、人地协 调观)。 产业转移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措施,。
15、第三节第三节 国际合作国际合作 内容标准 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结合实例,说明国际合作保障资源、环境安全的必要性和途径。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2.查阅资料,说明我国参与国际合作采取的行动。(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 一、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1.遵循原则: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等原则。 2.必要性 (1)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单靠一个。
16、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也是区域的管理中心和服务中心,对周围区域有辐 射和带动作用(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区域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 平的重要指标,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有多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区 域产业结构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发布的第四轮专业学科评估。
17、第二节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资源跨区域调配 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 区域发展的影响。 1.初步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目 前我国建设的主要资源调配工程。 (区域 认知、综合思维) 2.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学会分析资源 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 响。(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1.资源调配的原因:国家为了解决国内资源及其产品。
18、第四节第四节 国际合作国际合作 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说明国家 之间协作发展的重要意义。 1.从发展的角度,说明经济全球化与国 际合作是历史的必然。(综合思维) 2.初步了解“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 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一带一路”建设 对于推动和深化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区域认知、综合 思维)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1.经济全球化 (1)含义。
19、第三节第三节 产业转移产业转移 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 展的影响。 1.初步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和类型。(区 域认知) 2.能够结合图文材料,学会分析产业转 移的影响因素。(综合思维) 3.以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为例,说明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及产业转移对区域 发展的影响。(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含义:产业转移是企业将产。
20、 1 人教版(人教版(2019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核心知识点总结核心知识点总结 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地轴的运动,运动方向自西向东,运动周期是 1 日,运动线速 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运动角速度除极点外各纬度一样。 2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运动方向自西向东,运动周期是一年,近日点运 动速度较快,远日点运动速度较慢。 3地球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