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课标要求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目标导航1.了解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重点)2.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重点)3.探
说课历史Tag内容描述:
1、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八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 1417 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新思想新文化运动 1.原因: 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根本原因) 政治:中世纪教会专制黑暗 文化:意大利保存大量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遗存 黑死病蔓延 2.性质:资产阶级新思想、新文化。 3.思想核心:人文主义。提高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尊严、追求人性的解放,反对天主教会对。
2、第第 3 单元单元 走向整体世界走向整体世界 【单元课标】 1、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过程) ; 2、了解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 人口、物种、商品等的全球性流动; 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 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 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世界历史出现) 第第 6 课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全球航路的开辟 【子目一】新航路开辟动因和条件(即背景)重点背诵! ! ! (*学习聚。
3、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第 14 14 课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一、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一战背景一战背景 1、19 世纪晚期至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2、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重新瓜分殖民地的争斗导致矛盾不断激化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
4、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 12 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一)殖民过程(一)殖民过程 1、西班牙的殖民地 (1)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1496 年海地的圣多明各。 (2)范围:到 16 世纪中叶,西班牙已经把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
5、第九单元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第第22课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一、一、两极格局瓦解后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1、美国:、美国: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单极世界,但无力完全主导世界格局希望建立单极世界,但无力完全主导世界格局;911 事件后发动阿富阿富 汗战争汗战争(2001) 、。
6、第第3 3课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中古时期的欧洲 一、西欧封建社会一、西欧封建社会基本特征: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1 1)封君封臣制度)封君封臣制度: 原因:原因:封君封臣制度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是以封土为纽带确立起 来的。 内容:内容:封君授予封臣土地;封臣领取土地并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 从,建立起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
7、第八单元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课标要求: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发生的各种新变化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了解冷战及其 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的含义:指 20 世纪 40 年代中后期至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 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
8、泸州市 2021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卷(三) (学生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时代特征是指与特定时代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关系的基本状态,由社会的基本矛盾所决定和反映的基 本特征。下面哪种说法最符合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 ) A动荡与改革 B繁荣与开放 C民族政权并立 D交往与冲突 2面对春秋。
9、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梭伦改革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一、一、 历历 史史 背背 景景 1、内忧、内忧 外患: 社外患: 社 会 矛 盾会 矛 盾 激化激化 (1)贵族政治激化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贵族政治上把持重要职位;经济上掌握 大部分财富,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盘剥平民,并形成债务奴隶债务奴隶制; (2)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新兴的工商业工商业奴隶主阶。
10、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复习提纲 一、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1.1. 石器时代我国境内代表性文化遗存石器时代我国境内代表性文化遗存: 旧石器时代(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距今约一万年以前) ,元谋人遗址,黄河流域仰韶文 化,大汶口文化,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特征:从事采集和渔猎,学会了用火,过着群居生 活,出现了骨器。 新石器时代(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11、中外历史纲要上 知识点提纲 第一单元 1.我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 星罗棋布、多姿多彩,集丨在黄河和长江流域 2. 旧石器时代特征: 从事采集和渔猎孜会了用火过着群屁生活出现了骨器 3. 新石器时代特征: 使用磨制石器使用陶器从事原始农业从事养畜业俇廸村落廹始定屁生活 4. 新石器时代代表: 黄河流域早期:仨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彩绘陶器,粟)长江流域早期:河姆 渡文化;晚期:良。
12、单元学习总结一、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及对两次改革成败的认识1.相同点(1)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2)变法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3)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4)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5)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2.不同点(1)背景: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2)根本目的: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3)性质: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
13、课标要求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3.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4.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目标导航1.春秋战国时期面临的社会转型及变法的目的。(重点) 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相对于春秋时期各国改革的变化。(难点)一、社会转型与各国的应对1.社会转型(1)政治方面进入春秋时期,周。
14、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目标导航1.概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重点) 2.理解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难点)一、变法的前夕1.变法的背景(1)战国初期,秦国无论是在经济、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上,都落后于其他六国。(2)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继位,他决心变法图强,下达求贤令,广纳贤士。2.变法的准备(1)商鞅向秦孝公阐述法家富国强兵之术,并提出了变革政治的主张,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和支持。(2)商鞅与旧贵族展开论战,进行变法宣传,为变法扫清了思想障碍。(3)南门徙木,取信于民。3.变法的展开:商鞅于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两次实。
15、课标要求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2. 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目标导航1.了解天主教会在西欧强大的统治势力。(重点)2.理解宗教“异端”运动形成和西欧向近代过渡的原因。(重点)3.认识宗教改革的必然性。(难点)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1)产生:1世纪左右,在小亚细亚和巴勒斯坦一带产生。(2)发展:4世纪初,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国教,476年,在日耳曼封建王权庇护下得以继续发。
16、课标要求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3. 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目标导航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及其表现。(重点)2.理解各国变法的具体措施及深层原因,分析比较春秋改革和战国改革的异同点。 (难点)3.认识秦国变法的历史必然性。(重点)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1特征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表现(1)经济上农业: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
17、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目标导航1.了解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重点)2.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重点)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必然性。(难点)一、变法的命运1斗争(1)守旧派的反对:他们采用各种办法阻止改革。(2)王安石的坚持:坚持“三不足”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3)宋神宗的动摇:随着改革的阻力越来越大,宋神宗动摇。2结果:宋神宗死后,司马光最终废除新法。思维点拨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此之外,还与王安石因用人不当而使新法危害百姓,过多利用国家行政权力聚敛财富。
18、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习目标,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形成 (1)1981年9月, 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 (2)80年代以后,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含义。 “一国”: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 “两制”: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 。,叶剑英,长期共存,2.确立 (1) 第31条规定,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
19、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目标导航 1.了解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重点) 2.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重点)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必然性。(难点),内容索引,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思维点拨,一、变法的命运,1.斗争 (1)守旧派的反对:他们采用各种办法阻止改革。 (2)王安石的坚持:坚持“ ”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3)宋神宗的动摇:随着改革的阻力越。
20、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课标要求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 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第1课,目标导航 1.了解天主教会在西欧强大的统治势力。(重点) 2.理解宗教“异端”运动形成和西欧向近代过渡的原因。(重点) 3.认识宗教改革的必然性。(难点),内容索引,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