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第 2 课时 观察物体(2)教学内容:课本第 34-35 页。教学目标:1、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
苏教版四年级上数学认识毫升教案Tag内容描述:
1、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第 2 课时 观察物体(2)教学内容:课本第 34-35 页。教学目标:1、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正方体。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出示例 3 视图。 。
2、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第 5 课时 平均数教学内容:课本第 49-51 页例 3、 “练一练”和练习八第 1-4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平均数刻画一组数据特征的过程,联系实际问题感受平均数的含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学会求简单平均数的不同方法,初步学会利用图形直观或具体数据估计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2、使学生经历移多补少、先合后分、估算等寻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等活动,体会平均数是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反映,了解平均数在统计活动中的价值和作用,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 3、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
3、观察物体垂线与平行线升与毫升 返回 苏教版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观察物体垂线与平行线升与毫升观察物体垂线与平行线升与毫升 复习导入复习导入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9 9 观察物体垂线与平。
4、第八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第 3 课时 角的度量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 82、83 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2、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提高正确测量角的大小的能力。教具准备:直尺、量角器教学过程:一、复习三步混合运算完成练习十三第 7 题。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反馈评价。二、角的度量练习1、请学生说一说,量角的工具是什么?量角器中。
5、第一单元升和毫升第 3 课时练习一教学内容:教材第 5-7 页练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地使用合适的容量单位。2、能对一些常见容器的进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使用合适容量单位。教学难点:对常见的容器进行估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关于容量单位你有哪些认识?2、出示练习一第 1 题情景图。你发现了什么?3.练习一第 2 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二、练习指导。1、第 3 题。出示各生。
6、第八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第 9 课时 垂线与平行线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 95 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对垂线和平行线的认识,能正确把握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进一步巩固对点到直线距离的认识,能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教学重难点: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巩固对垂线和平行线的认识,对点到直线距离的认识。教具准备:直尺、三角尺、量角器教学过程:1、复习。回忆所学垂线、平行线的知识。二、练习。1、练习十五第 8 题。学生独立完成测量。反馈,说说量角时需要注意的问题。2、练习十五第 9 。
7、第六单元 可能性第 2 课时 可能性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第 6769 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能正确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能对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红、蓝铅笔、正方体、红、黄正方体教学过程:一、揭示本课练习内容,板书课题。二、完成练习十第 59 题。 1、第 5 题。先让学生看图说说转动每。
8、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 5 课时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 75、76 页。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计算、比较、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形成运算技能。2、学生经历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1、计算练习1、完成练习十二第 4 题。学生独立完成。比较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引导总结:连乘的算式,即使用小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也不会改变计算的结果;连除的算式。
9、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 3 课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 73 页。教学目标: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形成计算技能,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过程:1、计算训练1、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习混合运算,完成练习十一上的练习。 (板书课题)2、口算:72090 48424 50502842 348 4023602 6517 5683、计算下面各题。指名说说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完成练习十一第 。
10、第八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第 8 课时 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平行线)教学内容:教材第 9294 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具体生活场景的观察,让学生认识到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地认识平行线,学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学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培养一定的操作技能,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借助三角尺、直尺等工具画平行线。教具准备:三角尺、直尺教学过程:一、结合生活、认识平行线1、认识相交与不相交 谈话:同学们,生活处处皆数学。下面这些设施里你能找出哪些。
11、第八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第 1 课时 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教学内容:教材第 77、78 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3、理解射线和角的关系。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理解射线和角的关系。 教具准备:直尺教学过程:一、认识射线和直线1、出示一条线段。提问:(1)黑板上的图形叫什么?(板书:线段)。
12、,第 8 课时 认 识 平 行,第 八 单元 垂 线 与 平 行 线,新知讲解,9,新知讲解,9,交点,相交,不相交,不相交,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 线的平行线。,新知讲解,9,前面,在同一平面,新知讲解,9,右面,不在同一平面,上面,新知讲解,9,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叫做平行线。,判断下面图形中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吗?,不是,新知讲解,9,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叫做平行线。,判断下面图形中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吗?,不是,新知讲解,9,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叫做平行线。,判断下面图形中的。
13、,第 6 课时 认 识 垂 直,第 八 单元 垂 线 与 平 行 线,新知讲解,6,你发现了什么?,新知讲解,6,比较这三组相交的直线,你有什么发现?,每组中的两条直线都是相交的。,每组两条直线相交成4个角。,右边两组直线相交成的4个角都是直角。,量一量相交所成的角都是多少度?你发现了什么?,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垂线,垂足,其中一条 直线叫做另一条 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新知讲解,6,你能说出一些互相垂直的例子吗?,画框的长边和短边互相垂直。,墙面上的横线和竖线互相垂直。,三角尺上有两条边。
14、第八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第 6 课时 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垂线)教学内容:教材第 89、90 页。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能从现实情境和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找出相互垂直的线段,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2、让生在学习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具准备:直尺、三角尺、量角器、方格纸教学过程:一、认识垂线 1、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三组相交的直线。出示例 6 的场景图,让。
15、第一单元升和毫升第 1 课时认识容量和升教学内容:教材 1-2 页例 1、例 2。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学具准备:课件、量杯、纸杯。教学过程: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
16、,认识升和毫升,认识容量,学习重难点,认识升和毫升,重点: 认识“升”和“毫升”,会读懂量杯和量筒上的刻度。 难点: 理解容量的含义。,首页,认识容量,学习重难点,认识升和毫升,首页,上面的物品都能盛其他物体。,如果用上面的物体盛水,它们能盛水的多少,就是它们各自的容量。盛的越多,容量越大。,认识容量,学习重难点,认识升和毫升,首页,计量液体,如汽油、饮料、水等,用升和毫升作单位。升用字母“L”表示,毫升用字母“mL”表示。,认识容量,学习重难点,认识升和毫升,。
17、认识毫升升与毫升的互化 返回 苏教版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认识毫升升与毫升的互化认识毫升升与毫升的互化 情景导入情景导入 探究新知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升和毫升升和毫升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1 1 认识毫升升与毫升的互。
18、,第 3 课时 认 识 毫 升 (1),第 一 单元 升 和 毫 升,新知讲解,3,500毫升,250毫升,6ml,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毫升也可以用字母“mL(ml)”表示。,新知讲解,3,1毫升有多少呢?,用滴管吸入1毫升水,看看1毫升水有多少,再把它滴在手心上,数数大约有多少滴。,新知讲解,4,一个量杯盛有500毫升水,2个这样的量杯盛有多少毫升水?,5005001000ml,新知讲解,4,把这2杯水倒入1升的量杯中,你能发现什么?,1000ml1L,试一试,将1瓶矿泉水倒入纸杯,看看倒满了几个纸杯。先看看这瓶矿泉水有多少毫升,再估计一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
19、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第 2 课时 认识毫升教学内容:教材第 3-4 页例 3、例 4。教学目标: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2、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 1 升=1000 毫升教学重难点: 认识容量单位毫升,掌握升和毫升之间进率。教学准备:滴管、量桶、瓶盖、水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什么?你知道了相关的哪些知识? 取出纸杯,上节课上我们做了实验,1 升水大约可以装满几个这样的纸杯(5 个)?那么这个纸杯的容量是多少呢?如何精确表示出这个纸杯的容量,就需要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