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物体的浮与沉知识回顾:一.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二.浮力的计算方法:称重法F浮=G物F拉阿基米德原理的计算公式:F浮=液gV排三.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上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本章课标要求1、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
物体的浮与沉Tag内容描述:
1、第1节 物体的内能,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知识回顾,分子和足球、孩子是否有相似之处?,观察对比:,运动着的篮球具有动能,运动着的分子呢?,想一想?,结论:运动着的分子也动能.,我在动,也有动能噢!,由于分子作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动能。,一、内能,1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石块和地球互相吸引具有势能,互相吸引的分子也有。
2、各种各样的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 2 课。教科书的第一部分聚焦,从“使小车动起来需要力”的体验活动引入,引领学生思考怎样通过直接接触和不直接接触让小车动起来。第二部分探索,在探究直接接触让小车动起来的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作感知到“推力”和“拉力” ;在探究不直接接触使小车动起来的活动中,发现磁铁不仅能使小车动起来,还能隔着一些物体让小车动起来。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体验、探究活动后,让学生探讨不接触小车,磁铁为什么能让小车动起来。第四部分拓展,在经历隔着物体吸引铁后,让。
3、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 2 课。教科书的第一部分聚焦,从“使小车动起来需要力”的体验活动引入,引领学生思考怎样通过直接接触和不直接接触让小车动起来。第二部分探索,在探究直接接触让小车动起来的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作感知到“推力”和“拉力” ;在探究不直接接触使小车动起来的活动中,发现磁铁不仅能使小车动起来,还能隔着一些物体让小车动起来。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体验、探究活动后,让学生探讨不接触小车,磁铁为什么能让小车动起来。第四部分拓展,在经历隔着物体吸引铁。
4、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1. 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科学知识目标: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6.5磁铁有磁性,可对某些物体产生作用。6.5.1磁铁能对某些物体产生作用。描述磁铁可以直接或隔着一段距离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简要讲述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科学态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围绕一个主题作出猜测,尝试多角度、多方法认识事物。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给。
5、第10课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1.下面是一台微波炉。,外形尺寸:480mm250mm360mm 内腔尺寸: 420mm240mm250mm,外形尺寸:480mm250mm360mm,(1)这个微波炉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480250360 43200000(3) 43.2(dm3),内腔尺寸: 420mm240mm250mm,(2)这个微波炉的容积是多少升?,420240250 25200000(3) 25.2(L),3L( )mL 240mL( )L45cm3( )ml &nb。
6、第1课时观察物体,小明(2)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明明,玲玲(2)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你有什么发现?,(2)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你能摆出兰兰所观察的图形吗?。
7、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磁铁怎样吸引物体,聚 焦,想一想:怎样让这个小车动起来?,探 索,1,拉动小车。,探 索,2,推动小车。,探 索,3,想一想:不接触小车,能让它动起来吗?,用嘴吹,磁铁,完成学生活动手册活动记录1,探 索,4,隔着这些物体,磁铁能让小车动起来吗?,布片,塑料尺,薄木片,纸,玻璃,水,先预测,再实验,完成学生活动手册活动记录2,研 讨,1.不接触小车,磁铁为什么能让小车动起来?,磁铁能隔空吸引铁,磁铁能隔着物体吸引小车吗?,研 讨,2.,能,研 讨,拓 展,玩“蝴蝶飞”游戏。,。
8、初 备 补备及反思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概念目标1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2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科学探究目标1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2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科学态度目标1 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许多物体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
9、给物体分类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 4 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物体有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描述为大或小、轻或重、光滑或粗糙、透明或不透明,以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等。本课要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开展“分类”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分类的意义以及分类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科学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四个活动:1聚焦分类话题;2制订分类标准,进行分类;3研讨,回顾学习过程:4了解分类的意义。通过四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更清。
10、1. 发现物体的特征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知道我们周围有很多物体,它们都有自己的特征;2. 知道我们可以从物体的颜色、形状、轻重、大小、气味、表面的粗糙程度等方面描述它的特征。科学探究:1. 尝试使用多种感官观察不同物体的特征;2. 尝试使用准确的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的特征;3. 学习使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和描述。科学态度:1. 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2. 通过同伴交流,能及时地扩充自己的科学词汇库。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二、。
11、初 备 补备及反思4、给物体分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科学态度目标1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器材准备】乒乓。
12、初 备 补备及反思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概念目标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
13、 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 3 课,学生在第 2 课的学习中已经通过“称一称”的方法测量了物体轻重的不同,体会了物体的一个基本特征质量。本课是借助“摆放”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物体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形状。本课的研究主题是:“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主要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形状是怎样影响其占据空间的。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1哪种物体放的数量最多?2换一种平铺的方法,能装得更多吗?第一个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比较木块和乒乓球的数量,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平铺的。
14、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第四课:给物体分类,超市里的蔬菜都是分类摆放的。,Product,探索:描述物体的特征,给前面用过的所有物体分类。,乒乓球,橡皮,泡沫块,螺母,木块,塑料杯,玻璃珠,纸片,塑料块,探索:描述物体的特征,1,Product,探索:描述物体的特征,1,Product,探索:描述物体的特征,我们怎样给它们分类?,探索:描述物体的特征,2,物体的特征,按特征分类,1.轻重,2.形状,3.颜色,4.大小,重,轻,球形,方形,大,小,有颜色,无色,探索:描述物体的特征,2,较重,较轻,1,6,7,5,4,2,3,8,9,探索:描述物体的特征,3,探索:描述物体的特征,探索:描述物体。
15、3.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第八章 力与运动,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回顾思考,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物体在不受力的时候要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平衡力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导入新课,物体受到一个力或一组非平衡力的作用时,它将怎样运动呢?,导入新课,1.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运动快慢和方向; 2.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受到外力的作用。(重、难点),学习目标,导入新课,实验探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怎样操作,才能使小铁球的运动发生如下变化?,(1)由静到动; (2)由。
16、义务教育教科书(教科)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1、什么叫参照物? 2、速度的公式是什么? 3、速度的单位是什么? 4、怎样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呢?,复习回顾,实验探究:探究气泡的速度,实验器材(装置:如图),实验操作:P27,数据分析,进一步研究:P28,实验原理(公式):,推进新课,进一步研究:用图像记录数据,0,10,8,6,4,2,s/m,t/s,0,路程时间图像,10,8,6,4,2,0.04,0.20,0.16,0.12,0.08,方法与步骤:,1、画直角坐标系。,2、标明横轴、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及数值。,3、描坐标点。,4、用光滑曲线把坐标点连接。
17、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新课导入,你见过流星吗?知道流星为什么会发光吗?,玩具回力汽车运动,其动能是从弹性势能转化而来的,而真正的汽车开动时它的动能从何而来?,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焦耳。 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3.知道对于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4.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那么处于热运动的分子是否具有动能呢?受到地球吸引的物体若被举高,具有重力势能;分子与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分子之间是否也具有势能。
18、13.1 物体的内能一、夯实基础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B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C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不是扩散现象 D打扫卫生时房间内尘土飞扬,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而降低 D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3 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 A 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块内能为零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
19、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本章课标要求,1、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4、通过收集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应用,了解新材料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5.1 物体的质量,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
20、第3节 物体的浮与沉,知识回顾:,一.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二.浮力的计算方法:,称重法 F浮 = G物 F拉,阿基米德原理的计算公式:F浮 = 液gV排,三.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产生压力差。,【实验】把外观相同的3只乒乓球(分别装有不同质量的沙, 同体积,不同重力)浸没水中。,物体在液体中都受到浮力,为什么有的上浮、有的下沉、有的悬浮?,情境引入,一.物体浮沉条件,物体的沉浮条件1:上浮,1、浮力与重力的关系,物体的沉浮条件2:下沉,物体的沉浮条件3:悬浮,G,F浮,悬浮,F浮=G,物体的沉浮条件4:漂浮,G,F浮,F浮= G,漂浮,物体的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