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淝水之战,【学习重点】,1记:积累资治通鉴中的名言,了解司马光及淝水之战;夯实基础,熟记文中文言知识。 2读:初步了解淝水之战的基本情况,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交战双方胜负的主客观原因以及谢安与苻坚的性格特点。 3写: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写一段话。 4练:辨析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词。,课前阅读识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4劝学课件Tag内容描述:
1、,第12课 淝水之战,【学习重点】,1记:积累资治通鉴中的名言,了解司马光及淝水之战;夯实基础,熟记文中文言知识。 2读:初步了解淝水之战的基本情况,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交战双方胜负的主客观原因以及谢安与苻坚的性格特点。 3写: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写一段话。 4练:辨析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词。,课前阅读识记了解文学常识,司马光 (10191086), 字君实, 号迂叟。 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 死于宋哲宗元祐元年,享年68岁。陕州夏县(今属山西省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
2、,诗经四首,语文版 第四册,学习重点,1记:积累本文重要的基础知识,诵记诗经中的名句。 2读: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与社会形态特征。 3写:运用重章叠唱的写法,续写话题。 4练:理清诗歌结构并概括所写内容。,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诗。
3、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璀璨, 特别是在卷帙浩繁的古代文学长河中,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诗歌财富。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等这些伟大诗人,几乎是家喻户晓,他们的许多优 秀诗句在今天仍脍炙人口。追本溯源,当我们顺河而上追其源头时,便会看到这些闪烁着耀眼光辉的诗句的起点,这起点就是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秋风,不知从何悄悄袭来,让洞庭生 波,让木叶飘零,让山河变色,让我们心 底生凉。每每读到屈子的这两句诗,我的 眼前会倏然浮现一幅画面:一位满面忧。
4、,第2课 荣誉与爱荣誉,语文版 第四册,学习重点,1记:积累本文重要的字音词语以及文本经典名言。 2读:领会本文议论思路,深入理解作者观点。 3写: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写一段议论文。 4练:分析论述类文本的论证思路。,作者,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笔名毅。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西进贤。早年就读于上海复旦公学,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北大,他与傅斯年等人发起成立“新潮社”,编辑出版新潮杂志。“五四”运动中,他与傅斯年被北大学生公推为代表,组织参加了“五四”大游行,并起草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五四运动”这一概念,也是由。
5、,第1课 敬业与乐业,语文版 第四册,学习重点,1记:积累本文重要的字音词语以及梁启超的名言。 2读:分析课文结构,学习论证方法。 3写:学习选用论据写一个作文片段。 4练:理解对比论证的作用。,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十七岁中举,后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在当地创办新小说杂志。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任教授,并专心著述。梁启超兴趣广泛, 学识渊博, 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
6、 离骚(节选)教 学 课 件,教学目标 、了解“楚辞”及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学习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疏通生字、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 教学重难点 、比喻、对偶。 、屈原的精神及理想。 、背诵。,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7、关汉卿,中 国 古 典 戏 曲 概 述,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在世界剧坛上占有独特位置,她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世界三大古剧”。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元杂剧简介,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
8、,原 君,语文版 第四册,学习重点,1记:积累有关文言基础知识和黄宗羲的名言。 2读:学习本文在论证时充分运用历史上翔实的事例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3写:运用例证法进行写作训练。 4练:掌握形容词用作动词的活用方法。,作者,黄宗羲(1601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出身官僚家庭,其父黄尊素因弹劾权奸魏忠贤而遭害,及长,遂承父志,参加并领导“复社”,坚持同魏忠贤余党进行斗争。清兵南下,曾组织“世忠营”进行抵抗。明亡以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于隐居中专事著述讲学。,所持政治。
9、,荀子(前325前235),荀子简介, 荀子,名况 ,字卿,战国后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作孙卿。 荀子是著名教育家,是法家思想家韩非、李斯的先生。战国期末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令。,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善,是人为的。他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知识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后天经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