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21邹忌讽齐王纳谏1.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重点)2.理解设喻说理的特点,学习文章表现人物的方法,把握文章独特的结构方式。(难点)3.体会“讽谏”的妙处,认识讽谏除弊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素养)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
邹忌讽齐王Tag内容描述:
1、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魏征直言进谏 点击画面点击画面 播放视频播放视频 学习目标 1. 了解战国策的有关文学常识;掌握课文中的 文言实词、虚词意思和特殊的文言句式,在读懂 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主旨。(重点) 2. 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设喻说理的技巧;把 握文章独特的结构方式。(难点) 3. 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 意义,学会婉言劝说。(重点) 作品简介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西。
2、,九年级语文上册,21* 邹忌讽齐王纳谏,1.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重点) 2.理解设喻说理的特点,学习文章表现人物的方法,把握文章独特的结构方式。 (难点) 3.体会“讽谏”的妙处,认识讽谏除弊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素养),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
3、21*邹忌讽齐王纳谏夯实基础巩固知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通俗易懂且切中时弊。“照镜子”是发现问题的方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发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正衣冠”是改错纠正,端正思想、作风和行为的过程。要时刻感觉芒刺在背,用党纪国法、法规制度严格要求自己,毫不懈怠。“洗澡”是让灵魂震憾,最好、最有效的“清洁剂”是批评和自我批评。“治病”不能讳疾忌医,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病情”,勇于吃药、积极看病、动手术。“治。
4、,邹忌讽齐王纳谏,1.能够疏通文义,积累文言字词,理清文章脉络。 2.能够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学习类比推理的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能够领会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有一次,唐太宗根据右仆射(掌管奏章文书的官员)封德彝的建议,决定十八岁以上身体强壮还没有服役过的男子都要去当兵。但魏征不同意。因为按照当时的规定,皇帝的敕令,要由谏议大夫签名才能生效。唐太宗问他:“你不同意这样做,有什么理由?”魏征回答:“臣作为谏议大夫,有义务向陛下指出,这样做违背了治国安民的方针。我朝开国后即立下男子二十岁。
5、邹忌讽齐王纳谏,2018中考锁分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第一部分 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冷静思考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
6、第21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新课导入,邹忌讽齐王纳谏,1.了解战国策的相关知识,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词语及特殊句式,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运用细节和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把握文章独特的结构方式。 3.领会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及对今天的借鉴意义。,学习目标,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
7、3.两文都强调政治上( )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此文中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是( )。,取信于民,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21 邹忌讽齐王纳谏,1.疏通文义,理清思路。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学习类比推理的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领会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学习目标,新课导入,有一次,唐太宗根据右仆射(掌管奏章文书的官员)封德彝的建议,决定十八岁以上身体强壮还没有服役过的男子都要去当兵。但魏征不同意。因为按照当时的规定,皇帝的敕令,要由谏议大夫签名才能生效。唐太宗问他:“你不同意这样。
8、,十九 邹忌讽齐王纳谏,YW八年级语文下册,1.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2.领会文中类比推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 3.体会“讽谏”的妙处,认识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学习目标,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新课导入,【魏征】,魏征死后,高祖感慨的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知得失。征役,朕亡一鉴矣!”,这是历代君主对谏臣最高的评价。,战国策: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西汉。
9、,邹忌讽齐王纳谏,1.能够疏通文义,积累文言字词,理清文章脉络。 2.能够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学习类比推理的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能够领会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学习目标,新课导入,有一次,唐太宗根据右仆射(掌管奏章文书的官员)封德彝的建议,决定十八岁以上身体强壮还没有服役过的男子都要去当兵。但魏征不同意。因为按照当时的规定,皇帝的敕令,要由谏议大夫签名才能生效。唐太宗问他:“你不同意这样做,有什么理由?”魏征回答:“臣作为谏议大夫,有义务向陛下指出,这样做违背了治国安民的方针。我朝开国。
10、,邹忌讽齐王纳谏,1.能够疏通文义,积累文言字词,理清文章脉络。 2.能够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学习类比推理的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能够领会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学习目标,新课导入,有一次,唐太宗根据右仆射(掌管奏章文书的官员)封德彝的建议,决定十八岁以上身体强壮还没有服役过的男子都要去当兵。但魏征不同意。因为按照当时的规定,皇帝的敕令,要由谏议大夫签名才能生效。唐太宗问他:“你不同意这样做,有什么理由?”魏征回答:“臣作为谏议大夫,有义务向陛下指出,这样做违背了治国安民的方针。我朝开国。
11、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精彩开篇词说话要得体,要讲究艺术,这就是“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何须逆耳”。唐朝得魏征,终赢得贞观之治,但是,我们还要说魏征幸而遇唐太宗,否则,他的直言诤谏早就遭致杀身之祸。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于进谏的大臣是不行的;而进谏能否奏效,则一要看君主是否贤明,二要看进谏者是否注意说话的艺术,使“良药”既“爽口”又“利于病”。春秋战国时期齐威王就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2.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
1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精彩开篇词说话要得体,要讲究艺术,这就是“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何须逆耳”。唐朝得魏征,终赢得贞观之治,但是,我们还要说魏征幸而遇唐太宗,否则,他的直言诤谏早就遭致杀身之祸。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于进谏的大臣是不行的;而进谏能否奏效,则一要看君主是否贤明,二要看进谏者是否注意说话的艺术,使“良药”既“爽口”又“利于病”。春秋战国时期齐威王就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2.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
13、,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课题引入,三人成虎,魏国 庞葱陪太子,赵国,课题引入,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
14、商纣王淫乱,商纣的叔父比干说:“做大臣的,如果不能冒死劝谏国君,那还算什么忠臣!”于是,比干态度强硬的劝谏商纣。商纣大怒说:“你这样做是想当圣人吧?我听说圣人的心脏有七个孔穴,我看看你有没有。”说罢下令剖开比干的胸膛,取出他的心脏来观看。比干毫无惧色,慷慨就戮这就是著名的比干挖心的故事。,讨论:比干忠言进谏,为何被挖心?,唐太宗李世民对敢于直谏的魏征的一句评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
15、自古进谏知多少?,自古以来,很多谋臣良将,出于对国家尽责,对国君尽忠的赤诚之心,劝国君改正过失,冒死进谏,但大多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屈原:向楚怀王进谏,提出治理国家的建议被奸臣嫉恨,遭放逐,最后投汨罗江而死。,比干:纣王不耐烦他提意见,剖腹挖心。,伍子胥:建议吴王夫差杀掉勾践屡遭拒绝,引剑自刎,临终前要求把头颅挂在城门上,亲眼看勾践东山再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对敢于直谏的魏征的一句评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