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22课课祖国统一大业祖国统一大业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2.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1.掌握“一国两制”构想形成的过程、内容和意义。2.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不利因素和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
祖国统一Tag内容描述:
1、2020 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专题 18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考点考点 77 民族大团结民族大团结 1(2020 年年贵州遵义贵州遵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我国建立 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47 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
2、专题 18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考点考点 77 民族大团结民族大团结 1(2020 年山东德州年山东德州)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是“天路”即“进藏路线的五条铁路之一(另外四条是青藏铁路、滇 藏铁路、新藏铁路.甘戴铁路).列人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预计 2026 年通车。这五条铁路中 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是 A青藏铁路 B新藏铁路 C滇藏铁路 D甘藏铁路 【答案】A 【解。
3、2020 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专题 18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考点考点 77 民族大团结民族大团结 1(2020 年江西节选年江西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全县有毛南族 6.45 万人,占全国毛南族总人 口的 70%左右。2020 年 5 月,环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综合全国毛南族脱贫情况,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求是。
4、2020 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专题 18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考点考点 77 民族大团结民族大团结 1(2020 年江苏盐城年江苏盐城)根据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我国建立了五个民族自治区。如图处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西藏白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答案】B 【解析】 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管理。1947 年,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
5、 一、中国现代史概述一、中国现代史概述 二、救亡图存与实现近代化的时代使命二、救亡图存与实现近代化的时代使命 三、时空线索三、时空线索 (一一)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二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四、知识架构四、知识架构 (一)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二)(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五、考点梳理五、考点梳理 。
6、专题检测专题检测(四四)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1.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 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这说明本次会议( ) A.代行立法机构的职权 B.暂行中央政府的职责 C.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确定了社会主义原则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19491954 年政协代。
7、专题检测试卷专题检测试卷(四四)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2019 厦门高一检测)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具 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这说明本次会议( ) A代行立法机构的职权 B暂行中央政府的职责 C建立了人民代表。
8、专题学习总结,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内容索引,网络构建 整体架构,知识总结 归纳整合,方法探究 触类旁通,网络构建 整体架构,知识总结 归纳整合,线索梳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 1.初步奠基(19491954年)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
9、第第 22 课课 祖国统一大业祖国统一大业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2.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 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1.掌握“一国两制”构想形成的过程、 内容和意义。 2.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不利因素和实现 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背景 (1)1949 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 (2)1979 年元旦,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告台湾同胞书 ,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提出: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
10、单元总结单元总结 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 1初步奠基(19491954 年):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是我国政治生 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 形式。 2基本形成(19541957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 颁布,标志着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这一时期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 治制度,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结。
11、单元检测试卷单元检测试卷(三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40 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 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 共和国,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 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以下各项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 A“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 中。
12、,知识结构,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 1.初步奠基(19491954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2.基本形成(19541957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这一时期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结束。1956年,中。
13、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一、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民族大团结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依据 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内容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地位 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 制度 1949 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将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后来,。
14、 1 一、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民族大团结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依据 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内容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地位 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949 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将实行民族 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1984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
15、 1 专题专题 1 12 2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创新中不断完善。下列内容属于新时期“中国 特色”的是( ) 实行人民公社化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实行“一国两制”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在 1958 年总路线的指引下,党中央错误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十一届三 中全会是 1978 年召开,可见实行人民公社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可排除,实行“一国两制”是十一届 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的新构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十。
16、 1 专题专题 1 12 2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创新中不断完善。下列内容属于新时期“中国 特色”的是( ) 实行人民公社化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实行“一国两制” A B C D 220 世纪 80 年代初,传唱到大陆的港台歌曲我的中国心 、 爸爸的草鞋 (主题:为不能归乡的台湾老 兵请命)等迅速流行。这些歌曲的流行说明( ) A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B民族团结有利于共同发展 C对外开放能促进文化的交流 D港澳回归彰显了国家主权 3邓小平是我。
17、1“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但新中国成立之初,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但国家又不可一日无法。因此,当时就采取了一种变通办法。”这种“变通办法”就是()A制定了1954年宪法B确立依法治国的方针C颁布共同纲领D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答案】C2某中学考试有这样一道文字题:试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共同纲领。在阅卷中假如你是历史老师,应该给满分的答案是()A制定机构不同,分别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和全国人大制定B性质不同,分别为资本主义性质。
18、1“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但新中国成立之初,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但国家又不可一日无法。因此,当时就采取了一种变通办法。”这种“变通办法”就是()A制定了1954年宪法B确立依法治国的方针C颁布共同纲领D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某中学考试有这样一道文字题:试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共同纲领。在阅卷中假如你是历史老师,应该给满分的答案是()A制定机构不同,分别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和全国人大制定B性质不同,分别为资本主义性质宪法和社会。
19、单元检测(六)(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这表明()A.向社会主义过渡具有历史必然性B.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C.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高权力机关D.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的职权,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高权力机关,与材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相符,故。
20、单元检测试卷(五)(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49年4月周恩来说:“最跟我们接近的是工人、农民、学生和劳动知识分子,其次是小资产阶级,再次是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及其他爱国分子,我们要分别对待,争取他们,教育他们。”周恩来这一言论的目的是()A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B团结各阶层人民共同筹建新中国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为召开第一届政协会议作准备答案B解析材料中没有提及各民主党派。
21、单元总结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1初步奠基(19491954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2基本形成(19541957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这一时期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结束。1956年,中国共产。
22、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1.“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理论与实践。2.认识“一国两制”理论和祖国完全统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基本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深刻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2形成过程(1)萌芽: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
23、,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闻一多”七子之歌”,七子之歌,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余光中,1、香港问题的由来,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1842南京条约香港岛,1860北京条约九龙,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新界,香港问题的实质就是国家主权问题,2、澳门问题的由来,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24、第2节 维护祖国统一,1. 反对分裂的要求: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更自觉地维护国家安全。 2. 责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3. 台湾问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4.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原因(意义):世界上只有一个中。
25、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习目标,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形成 (1)1981年9月, 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 (2)80年代以后,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含义。 “一国”: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 “两制”: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 。,叶剑英,长期共存,2.确立 (1) 第31条规定,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
26、单元学习总结,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内容索引,网络构建 整体架构,知识总结 归纳整合,方法探究 触类旁通,网络构建 整体架构,知识总结 归纳整合,1.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 (1)初步奠基(19491954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线索梳理,(2)基本形成(19541957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